1、办理渠道:各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到贫困村创业政策内容:到贫困村创业并带领建档立卡贫困人口脱贫致富的高校毕业生,可按规定申报扶贫项目支持、享受扶贫贴息贷款等扶贫开发政策。
2、贫困村创业支持:在贫困村创业并带动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的高校毕业生,可申报扶贫项目和享受扶贫贴息贷款等政策。同时,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就业的高校毕业生也可享受就业培训等相关政策。 创业项目省级资助:符合条件的省内高校在校生或毕业五年内在闽创业的全日制普通大中专毕业生,可申报创业项目资助。
3、高校毕业生到贫困村创业,带领建档立卡贫困人口脱贫致富的,可申报扶贫项目支持,享受扶贫贴息贷款等政策。到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就业的,可享受就业培训等相关政策。各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提供办理渠道。 创业项目省级资助政策支持符合条件的省内高校在校生或毕业5年内毕业生。
1、基本素质不高:高职学生学习基础较差,自制能力不足,影响创业成功率。 创业素质不足:缺乏财务、税法、市场经济等相关知识和经验,缺乏成熟的企业模式和管理经验。提升创业素质和能力的途径 学校层面:加强职业教育,提高学生学习习惯,调整课程设置,融入创业教育。
2、高职开设的专业中,有许多专业的.市场创业门坎不高,适合小规模的自主创业。如服装设计与制作专业的学生,几台缝纫机就可以创业,其开办一个小企业的投资成本不太高;计算机应用与维护专业,只要有技能,再租一个门面就可以创业,创业门坎也不高。
3、实践经验丰富:高职学生通常会在校期间接受相应的职业教育和实训培训,具有更丰富的实践经验,这有助于他们更好地理解市场需求和阅读商业环境,为自主创业提供宝贵的经验参考。
4、实践经验丰富:高职教育注重实践能力培养,学生在校期间参与实训项目,积累了大量实际操作经验。这使得他们在创业时能够更好地理解市场需求,把握商业环境,从而为创业成功奠定基础。
5、高职生的思维方式更加贴近生活由于高职生进入社会较早,同时受所学知识的影响,他们在看待问题的时候思维更加独特或者更加贴近生活,有利于他们进行创业发展。在面对商机的时候,不同学识的人会有不同的观点与看法。在创业过程中决定成败的除了个人的性格特质之外,一个很好的切入点也很关键。
6、大学生刚毕业就创业这件事情有利有弊,不过总体来说国家是持支持态度的,并且给予了很多政策扶持,但是不建议所有大学生都盲目进入创业市场,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大学生创业有一个非常强大的优点,就是年轻人锐气比较足,没有经过职场生活的熏陶,会更加有创造力。
第一章:职业基础知识第一节:职业认知 - 了解职业角色和市场需求,为未来做好准备。第二节:职业素质 - 培养自我管理、创新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第三节:职业与就业准入 - 掌握求职技巧,理解企业招聘要求。实训一:工作责任意识训练 - 通过实践活动,强化责任感。
模块八:高职毕业生面试指导面试技巧与策略长远考虑,预防风险,规划未来职业生涯。模块九: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制定长远职业目标勇于探索,创业的高峰等待挑战者。
第一章:就业指导基础知识 第一节: 介绍就业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帮助学生建立初步就业观念。 第二节: 解析就业指导的原理和目的,强调指导的必要性。 第三节: 探讨就业环境的变化,提供相应的应对策略。
以下是高职院校学生就业与创业指导的概览: 职业认知: 开篇章节将引导学生理解职业世界的多元性,提升对职业角色和行业发展趋势的认识。 就业与创业政策: 学生将在此了解国家对大学生就业与创业的扶持政策,包括就业服务、创业资金支持等。
以下是职业、就业指导及创业教育目录的改写内容,分为多个部分:职业发展篇 第2讲起,课程介绍了职业概述与演变,探讨了职业发展对高职毕业生择业的影响,以及兴趣、性格和能力在职业选择中的作用。阅读材料包括新职业发布制度和热门职业简介,引导学生思考与测试。
中小微企业吸纳就业补贴:中小微企业招用毕业2年内高校毕业生并签订1年以上劳动合同,每人可给予1000元的一次性吸纳就业补贴,受理截止日期为2020年12月31日。 就业见习补贴:用人单位组织毕业2年内的高校毕业生参加就业见习,每人每月可获得不高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工作补贴,最长不超过12个月。
灵活就业社保补贴。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灵活就业后,向公共就业人才服务机构以灵活就业类型登记就业并以个人身份缴纳社会保险费,可向户籍地人社部门申请社会保险补贴。每人每月按实际社保缴费额2/3的标准给予补贴。
报读我校涉农专业的学生补助2000元/年(共4000元)。(3)奖励优秀学生:国家奖学金6000元,学校奖学金500元。(4)符合条件的家庭困难学生可申请助学金2000元/年(共4000元)。(5)校内设有勤工助学岗位,解决特困学生的生活费。
四)具有固定的营业场所。(五)在校期间遵纪守法、表现良好、诚实守信,无不良行为记录。